7月16日晚,《和谐的灵感——广州大剧院青少年弦乐团2024夏季音乐会》在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上演。作为广州首支剧院青少年弦乐团舞台首秀,共126名少年乐手轮番亮相,展现出大湾区少年的音乐能量,一支新生弦乐力量正冉冉升起。
当晚,团员们自如诠释不同的音乐风格与演奏技法,令人眼前一亮。据悉,现场广州大剧院青少年弦乐团与广州大剧院青少年行进管乐团为首度联袂合作,演奏广东本土原创曲目《渔池丰声》。
经历5个月的课堂学习,广州大剧院青少年弦乐团共演绎19首曲目作品,荟萃不同风格的古典名曲。从弦乐巨匠维瓦尔第的浪漫主义作品《和谐的灵感》,到俄罗斯乐派普罗科耶夫的古典主义作品《古典交响曲》,弦乐少年们自如演绎弦乐的丰富层次,灵活穿梭于多元曲风之中,自信发放大湾区弦乐少年的个性光彩,展示了广州大剧院青少年弦乐团的潜力无限。
当晚,广州大剧院青少年弦乐团奏响了歌剧《卡门》《魔笛》的熟悉旋律,发出属于广大的歌剧之声,为广州大剧院的原创歌剧之路添一份未来可期的能量。此外,以拨弦的独特方法全曲演绎《拨弦波尔卡》,以二声部大提琴重奏严谨诠释复调作品《小快板》,以全团姿态共同奏和《第二圆舞曲》,广州大剧院青少年弦乐团烙下首个舞台印记,也交出了一份大湾区弦乐教育创新阶段性的成果与答卷。
以弦结你我,乐亮星空的团队理念,广州大剧院青少年弦乐团(GYSO)目标培养团队精神和个人能力并重的少年乐手,通过课堂X舞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年轻的乐手们多维度地感受弦乐的和谐美,形成独立的艺术人格。
梯度化的乐团设置,5岁至14岁不同年龄阶段的弦乐学子从基础团循序迈向演出团:基础二团从零开始构筑弦乐世界,基础一团挑战难度精进技巧,演出团不断打磨艺术表现力,完整乐团发展过程中的人才输送、迭代的循环,支持乐团的持续发展,逐步夯实大湾区代表性青少年弦乐团的未来愿景。
此次音乐会的一大亮点,是广州大剧院青少年弦乐团与广州大剧院青少年行进管乐团的首次合璧,两团携手合奏《渔池丰声》《SwordDance》两首风格迥异的作品。
其中,《渔池丰声》为广州大剧院青少年行进管乐团助理指挥罗中允的原创作品,以广东音乐独有的五声音律为创作手法,描摹岭南生活小境与自然风貌。现场,两股本土青少年音乐力量一齐相融合协作,讲述属于大湾区的音乐故事,为湾区文化的传播制造更强大的声量,也为广州大剧院青少年管弦乐团的建设奏响前哨。
(广州大剧院供图)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