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丹江湖,游在淅川,一城山水一程美。古刹香严寺、古镇荆紫关,历史悠久,陶岔渠首、丹江湿地,治水用情,楚文化、商文化,人文厚重。
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的淅川,山环水绕,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为深入挖掘文旅市场优势、活化文旅资源利用、释放文旅消费潜力,近年来,淅川县以建设“文化淅川”、实施“文旅兴县”为目标,树立精品意识、创新发展举措,构建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格局,打造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新样板。
淅川县高质高效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工作,通过完善机制、统筹协调、出台方案、督导检查,全方位为文旅融合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抓统筹领导,形成融合机制。淅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工作,县委全会明确提出“实施文旅兴县行动、建设文化淅川”战略部署。高规格成立全域旅游创建指挥部,组建文化旅游工作专班,多个县处级领导躬身入局,定期召开例会,每月专项督查,谋划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工作。
抓部门联动,压实创建责任。淅川县成立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领导机构,制定印发方案台账,明确部门职责任务,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稳步推进创建工作。县文旅专班发挥牵头揽总作用,深入一线协调督导,县直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对照承担任务,在政策、项目、资金、环评等方面压实责任,各旅游企业立足大局、找准定位、加大投入、高效发展,效能中心把景区提升、旅游项目建设等纳入重点督查范围,一月一督查、一季一排序,共同推动文旅产业快速发展。
抓资金倾斜,促进发展活力。淅川县出台《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奖励扶持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入。出台《乡村旅游及民宿奖励办法》,对乡村旅游示范村给予30万元至60万元奖励,对达到标准的民宿给予20万元至40万元奖励,激励乡村旅游及民宿上档升级。设立旅游发展基金和全域旅游发展基金,每年拿出3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重大旅游项目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TAG:
旅游 |
旅游资讯 |
旅游文章链接:https://www.6tour.net/news/116509.html